在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简称“太湖农业”)的田地里,数辆收割机将稻谷送至田边的卡车。稻谷随后被送往加工处,整车称重、手机扫码、卸下稻谷一气呵成。机器开始自动吸入稻谷并传送至烘干设备,闪烁的信号灯提示着设备的运转情况。烘干后的稻谷,部分进入碾米车间,随着一两名工人在产线上的操作,稻谷经由机器完成碾米、抛光等多道工序变成雪白的大米,装入贴好码的包装里,等待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。
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推动大米全产业链改造升级。以20人管7000亩地,建设大米加工数字化产线,打造“江南味稻”特色品牌…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,正在广袤的大地上展开。
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的太湖农业,以占地约7000亩的高标准农田为核心,进行水稻种植(一产),厚实的土地和优质的水源,孕育出香糯的“江南味稻”;打造农业管理服务中心,从事水稻仓储、烘干、碾米等大米加工(二产),通过对土地和农作物进行智慧化管理,保障安全健康的“江南味稻”;建立销售贸易体系和“农风”“农娱”文旅体验(三产),通过一二三产融合,打造高附加值的“江南味稻”。
由传统农业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,太湖农业在这一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挑战。太湖农业副总经理徐亚婷表示,从业人员少且年龄偏大、大米加工场景数字化管理水平低、一二三产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公司。为解决这些痛点,太湖农业携手浪潮云洲,探索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在一产种植采收环节,依托物联传感设备和数字化种植系统,管理者可实时监测种植区的“四情”数据,参考水稻标准种植模型形成的作业建议,更好地完成种植工作。稻谷采收时,过去需手工填写的三联单被智慧称重一体机替代,司机出示身份码,稻谷产地及重量等数据被实时汇聚到边缘计算一体机,依托采收绩效管理模型,实时提供各灌区采收“成绩单”。
在二产加工环节,以销定产,柔性生产是大米加工提质增效的关键,浪潮云洲采集设备产能、库存、工艺流程数据,通过设备运行监测、库存监测、工艺优化等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,为订单需求分析、排产、基于品控标准的流程管理等工作赋能。例如,烘干机上,浪潮云洲自研三色灯会以不同颜色提示设备运行状态,现场仅需一名工人辅助管理;存储仓里,浪潮云洲部署的传感器,可基于容积和稻谷质量计算模型,实时监测仓库内不可见、不规则稻谷堆的质量,工人再也无需爬到高塔顶查看仓内情况。
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工创食品总经理毕研振表示:“浪潮云洲将利用智慧种植模型,不断将‘老把式’经验纳入模型参数,提供种植优化方案。我们还将深入探索工业互联网思维在产业中的运用,让数字化更好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和处理订单需求,将需求以质量标准、工艺标准、选料标准的形式传导到加工端、种植端,甚至是作物种质优化环节。目前,浪潮云洲和太湖农业已在就‘订单驱动’发展模式规划合作。”